-
概要:
油菜播种以来,全省温度一直偏高,油菜生长较快。据省气象台预报,我省将于12月9日起开始降温,此后十多天里最低温度将达到-10℃以下,局部在-15℃以下,并伴有雨雪天气。这次天气变化过程降温剧烈、极端气温低、雨雪多、持续时间长,油菜生长面临较重冻害风险。根据各地苗情和土壤墒情,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和减轻冻害。 一、灌水增墒 ..
油菜播种以来,全省温度一直偏高,油菜生长较快。据省气象台预报,我省将于12月9日起开始降温,此后十多天里最低温度将达到-10℃以下,局部在-15℃以下,并伴有雨雪天气。这次天气变化过程降温剧烈、极端气温低、雨雪多、持续时间长,油菜生长面临较重冻害风险。根据各地苗情和土壤墒情,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和减轻冻害。 一、灌水增墒 ..
一、河南省麦田杂草发生概况小麦是河南省第一大的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超过8500万亩,总产量达3750万吨,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8%,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在全国首位。河南小麦生产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南地处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丰富,杂草种类复杂。河南麦田杂草具有发生面积大、种类多、密度大、抗药性高等特点,危害十分严重,对小麦丰产稳产产生严重影响。小麦田杂草危害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0%以上,因杂草危害造成小麦减产15%左右,严重地块小..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河南省油菜播种适宜时期,但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出现土壤湿度大、部分地区农田积水现象,耕作机械不能进地,前茬作物不能及时收获,造成油菜播种期推迟。当前,全省直播油菜已播种完毕,但有3成左右田块播种迟于适播期1周以上,对油菜安全越冬和产量造成不利影响。10月下旬至11月底,我省气温平稳,墒情充足,各地应把握这一段油菜冬前生长关键时间,围绕“促长补迟夺丰产”的目标,“种、肥、水、管”多向发..
2023年9月底至10月初的持续阴雨,造成秋作物收获推迟、土壤墒情偏大,严重影响河南省小麦高质量整地播种。进入10月份以来,河南省又出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的情况,过早播种的地块出现冬前旺长的几率大大增加,不利于培育壮苗和构建高质量群体。河南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优质小麦专项和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小麦技术团队组织专家,结合今年麦播期气候情况,提出今年示范区小麦播种技术建议,确保高质量整地播种、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
近期,我省多地降雨较多,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尤其对于甘薯等耐涝性较差的作物,影响更大。当前正值甘薯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涝害渍害会对甘薯产量、品质等造成较大危害。为防止或减少涝害渍害对甘薯田间生产的影响,特提出河南省甘薯生产应对涝害渍害的管理措施与建议,促进甘薯丰产丰收。 一、清垄开沟,排除积水 连..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近期我省普降中到大雨,局部出现暴雨、大暴雨,造成部分花生田间积水,形成湿涝,给花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降低涝灾给花生生产带来的损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及时组织花生育种、栽培、土肥、植保等方面专家成立了花生涝灾应对专家组,通过对各市、县农科院(所)、种植大户、合作社等进行调研,了解花生湿涝情况,分类开展技术指导,并制定了如下技术应对措施,供农户参考: 1..
甘薯是河南省重要的秋粮作物之一,近年来,甘薯种植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作物。为提高甘薯种植水平,促进我省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特提出2023年河南省夏甘薯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供薯农朋友们参考使用。 一、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甘薯用途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当地种植且通过国家(省)审(鉴、..
春季,气候温和,桑叶叶质好,各龄蚕都能获得适熟桑叶,适宜蚕的生长发育,相对于夏秋季,危害蚕作的各种病虫害少,春蚕产量易获高产、稳产,茧质也是一年之中最好的。现就春蚕饲养关键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蚕种出库与催青1.蚕种出库 根据当地桑树发芽情况、历年蚕种出库日期、当年春蚕期气象等,倒推确定蚕种出库日期,确保桑叶的成熟度同蚕的不同龄期生长发育相适应,蚕在各龄期都能吃到适熟桑叶,蚕儿生长发育良好。蚕种从内库拿出后须在10℃左右的外库经过渡2-4h,运至催青室在合理的温湿度、光线和..
春季是一年之中蚕病发病率最低、单张产茧量最高、茧质最优的季节,河南省桑蚕春季饲养即将开始,为全面提高春蚕蚕茧质量和蚕农经济效益,特制定桑蚕春季饲养前期准备工作技术要点。 一、制定计划 参考历年春季同期桑叶产量,上年冬季及当年春季桑园管理水平,桑树生长发育情况,饲养桑蚕品种性状,当地气象预报资料等,准确估计春季桑园产叶量做..
河南省春甘薯栽插工作即将展开,为做好春甘薯栽培技术指导,全面提高甘薯种植水平,特提出2023年河南省春甘薯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供薯农朋友们参考使用。 一、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当地种植且通过国家(省)审(鉴、认)定或国家登记的高产、抗病、耐贮藏的优质甘薯品种,如:商薯19、郑红23、普薯32、..
春季桑园管理直接影响桑园产叶量、叶质及单位面积桑蚕饲养量,最终影响蚕农的经济效益,为确保春蚕稳产高产,应加强春季桑园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春耕 在桑芽萌动前进行春耕,最迟在3月中下旬进行。春耕宜浅,深度8~10cm左右,一般与除草结合进行,春耕时,土块要打碎耙平,使桑树发芽后有更好的生长条件。 ..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充分发挥花生产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加快花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应用步伐,全面提升我省花生种植水平,推动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在总结以往花生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今年生产实际,提出我省春播花生种植指导意见。一、分区选用良种,提高花生品质各春播种植区,可根据生产目的和市场需求,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要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依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生态条件,选择高油..
近期我省气温有所升高,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气温变化较大,对中药材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越冬的中药材如金银花、山茱萸、辛夷、连翘、柴胡、苍术、艾、芍药等逐渐返青及生长。应做好中药材春季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保障中药材生产安全。河南省“四优四化”中药材专项组织专家团队,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如下: 1、预防倒春寒 春季气温的回..
河南省是全国苜蓿种植的高产地区,在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的推动下,全省连片规模化苜蓿种植获得快速发展。春季昼夜温差大,冷暖交替无常,苜蓿返青期田间管理到位与否直接影响苜蓿当年生长与产量。苜蓿田越冬后普遍存在管理粗放、肥力不足、表层土壤板结等问题,春季田间管理将是苜蓿全年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为此苜蓿种植者春季管理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一、早春划锄 ..
一、油菜整体情况 河南省油菜当前正处于越冬返青期,气温回升快,但易出现阶段性强冷空气,发生“倒春寒”的可能性比较大。加上去年夏季和秋季播种期间我省油菜主产区伏秋连旱、气温偏高,油菜播种期拉长,苗情旺弱并存、两极分化现象严重。2022年10月15日之前整地播种的油菜苗情较好,10月15日以后迟播晚播的旱地油菜出苗不齐,越冬时苗比较弱小。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受寒潮天气影响,..
立春已过,天气渐暖,万物复苏。河南省小麦自南向北将陆续进入返青期,又到了春季麦田管理这一小麦产量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要想取得小麦丰收,就要不误农时,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及时、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好小麦春季管理。春季麦田管理的核心是促进弱苗转壮和控制壮苗旺长,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和健壮个体,促成大穗多粒,搭好丰收架子,现结合麦播以来的气象条件、播种特点和当前苗情,提出2023年河南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要点,供参考使用。 ..
院直各相关单位、专家团队: 立春已过,农时不等人,农田春季管理已进入重要时节。发挥科技作用,做好当前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对夯实农业和粮食生产丰收基础,掌握夏粮丰收主动权,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院现就做好现阶段春管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意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
进入8月以来,我省持续出现高温少雨,特别是豫西南、豫南等部分地区,已出现了明显的旱情。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中旬我省将继续以高温闷热天气为主,无大范围降水,其中豫西南部分县(市)39-41℃、局部可达42-43℃,局地旱情有发展蔓延趋势。2022年8月10日至8月17日,黄淮海地区平均气温预报分布图 目前我省春播花生正处..
院直各相关单位、专家团队: 近期,我省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抗旱工作加强秋田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就我院切实做好我省当前抗旱及加强秋田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当前抗旱保秋工作,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各单位(专家团队)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迅速行..
2022年7月19日,我院推广处姜鸿勋副处长、粮作所黄保书记、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尹海庆研究员等一行到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对我院实施的“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专项”工作进行调研。 近年来,我院在水牛赵村实施“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专项”工作以来,聚焦我院人才、科技、品种优势,围绕“优质水稻+”主线,成功打造了“水牛稻”品牌,构建了绿色农业与观光农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