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
近期,我省多地出现持续降雨天气,当前甘薯生产正值薯块膨大的关键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涝灾渍害可对甘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为科学防范涝害渍害,最大程度减轻可能造成的损失,保障全省甘薯丰产丰收,特提出以下管理建议与措施: 一、清垄开沟,排除积水 连续降雨后,为防止甘薯长时间浸水导致缺氧腐烂,应迅速疏通田间沟渠,排出积水,必要时通过抽水泵外抽..
近期,我省多地出现持续降雨天气,当前甘薯生产正值薯块膨大的关键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涝灾渍害可对甘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为科学防范涝害渍害,最大程度减轻可能造成的损失,保障全省甘薯丰产丰收,特提出以下管理建议与措施: 一、清垄开沟,排除积水 连续降雨后,为防止甘薯长时间浸水导致缺氧腐烂,应迅速疏通田间沟渠,排出积水,必要时通过抽水泵外抽..
当前,我省夏玉米普遍进入抽雄吐丝生殖生长阶段,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该阶段主要生长特点是授粉和灌浆结实。保障花后光合物质的生产能力至关重要,田间管理主攻方向为保营养供给,促授粉灌浆,抗高温干旱,防病虫。截止到7月30日,我省大部分地区旱情严重,尤其是漯河、驻马店、周口等豫东南区域。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十天,我省仍持续高温少雨,其中8月3-6日高温强度达到最强,干旱会进一步加强。当前我省玉米陆续进入到吐丝授粉期,当前主要田间管理措施有以下方面: &nb..
7月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35℃以上、局部40℃以上的高温天气。而当前,各类杂粮作物生长到了关键生长期(如花荚期或拔节期至抽穗期,灌浆期),为做好干旱高温叠加影响的田间管理工作。做出指导意见如下: 一、谷子 谷子拔节孕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遭遇高温干旱会导致穗分化受阻、花粉发育不良,不育小花增加,分枝数减少,穗粒数下降,穗长缩短20%以上,节间伸长受抑,株高降低20%,叶温升高3-5℃,光合速率下降40-60%,内源激素..
自2022年秋季,在河南省秋季大棚甜瓜上首次发现甜瓜新病毒——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病,该病毒寄主广泛,传播速度快,重者可造成秋季甜瓜绝收。目前,该病毒病已成为制约河南省秋季甜瓜可持续健康发展瓶颈。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秋季设施甜瓜安全生产,应从以下几方面做防范措施。 一、危害症状 甜瓜感染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后,出现植株严重矮化,叶片皱缩、表面凹凸不平、变小、黄化、下卷,果实畸形且易裂果等症状。 二、传播规律 &nb..
近期河南省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当前正值鱼类快速生长期,水产养殖业面临严峻考验。据气象预报,未来一周还将有连续阴雨天气。高温叠加阴雨,极易导致养殖水体环境恶化、病害暴发及养殖生物应激死亡。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养殖生产安全,特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当前高温天气的应对措施 1.科学合理增氧 科学开启增氧机:通常在凌晨(0点至日出)及午后(13点至15点)水体最易缺氧时段必须开启增氧机,白天气温过高时也应及时开启增氧..
7月13日,从省气象局获悉,7月12日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再次控制我省,受其影响,13日至20日我省大部将持续37℃以上高温闷热天气,14日至16日将是此轮高温天气最强时段,北中部、东部、南部部分县(市、区)最高气温40℃以上,局部超过42℃,中南部局部可能达到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当前我省玉米生长大部分处在拔节孕穗期,是雄穗和雌穗分化的关键时间点,未来一周持续高温,将严重影响穗分化,造成穗分化异常,后期会出现如雄穗分支减少、花粉量减少、雌穗畸形、雌雄不协调等..
目前,我国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夏芝麻已逐步进入现蕾开花期,对水分、气温较为敏感,据中央气象台2025年7月13日06时天气预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有持续性高温天气。未来一周,河北南部、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北部、陕西关中、四川盆地等地将持续35℃以上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41℃。河南省气象局7月12日12时发布高温风险提示。7月12日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将再次控制河南,受其影响,13日至20日河南省大部将持续37℃以上高温闷热天气,14日至16日将是此轮高温天气最强..
近期,我省不断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对辣椒、茄子、豆角、丝瓜等设施蔬菜和朝天椒、大葱、叶类等露地蔬菜越夏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面对高温干旱天气的蔬菜生产,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专家提醒蔬菜生产基地和广大农户,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一、降温通风。在棚膜上覆盖遮阳网或在外膜上喷洒大棚降温剂、泥浆等,可有效降低棚内温度、防止强光照直射对果实造成日灼伤害;将棚顶与棚下部通风口全部打开加强棚内空气流通,..
目前我省春播花生已进入结荚期,夏播花生处于花针期。进入7月以来,我省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7天我省仍以高温闷热天气为主,给花生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减轻灾害对花生生产的影响,针对现阶段花生生产情况,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引导,强化指导。各级单位应尽快组织专家团队,赴花生主产区进行实地调查研判和技术指导,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方案。通过微信群、专家讲堂、田间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将抗高温技术方案尽快传达到种植户。2.及时浇水,预防干旱。高温条件下..
近期连续降雨告一段落,进入7月,最高气温持续在35℃以上,最低气温24℃以上,空气湿度大于80%。高温高湿容易造成菌棒缺氧,加上空气中霉菌滋生,对我省香菇菌棒越夏极为不利。香菇是我省第一大栽培品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升高,伏牛山区高温天气呈现增加趋势,自2003年以来,香菇产业高温事件发生了5次,“高温烧菌烂棒”成为制约我省香菇产业规模的门槛。今年高温叠加高湿,管理难度加大,菇农应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确保香菇菌棒安全越夏。为此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再次发布高温预警及管理措..
当前我省春花生处于花针期,夏花生多数处于苗期。根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6月18日至21日,全省将有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整体来看,本轮降雨能够解除或缓解当前全省部分地区农田干旱,尤其是豫东部、南部旱情将得到解除,对春播花生下针结荚和夏播花生顺利开花有利。但由于局部降水量大且集中,会造成土壤肥料养分的流失,农田还会出现短暂的积水现象。为科学应对本轮强降雨,各地应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灾害风险,促进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
截止到6月19日,我省玉米播种进入尾声,大部分区域播种结束,豫西、豫北部分区域还存在等墒播种地块。本轮降雨(6月18-19日)空间分布不均,平均降雨量为17.1mm,有效缓解了我省三夏时节旱情严重态势,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我省还有不同程度的降雨过程。当下我省玉米大部分进入到苗期管理关键时期,苗期是保障玉米密度和整齐度,夯实玉米产量基础的关键时间节点,针对本轮降雨,玉米苗期重点做好以下管理:  ..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6月17日夜间开始,我国经历从西南地区东部发端,随后逐渐向东扩展的降雨过程。预计18日至21日,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江南西部、江汉、江淮、黄淮及广西西部将有迎来一轮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本轮大范围强降雨过程的核心影响区域覆盖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贵州、广西9省区市。这些地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可达100毫米以上,局地可达2..
当前正是我省夏花生播种关键时期。我省6月上中旬气温偏高、少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当前土壤墒情偏差,局地仍存在旱情,气温偏高可能加剧土壤失墒,需关注干旱对夏花生播种出苗的影响。为应对当前生产不良天气影响,有效提高我省夏花生播种质量,保障油料生产安全,促进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各地应及早做好造墒抢种工作,实现一播全苗。 一、适期抢墒播种 对于豫南地区..
当前正是我省夏芝麻适播期。据气象部门预测,我省6月上中旬气温偏高、少雨,6月5日-20日的15天内,35℃以上高温天气居多,部分产区有少量降雨过程,但整体降雨低于我省常年平均水平,属芝麻播期高温干旱年份,为本年度芝麻高质量播种带来不利因素。为提高我省夏芝麻播种质量,促进芝麻单产提升,各地要因地制宜抢墒造墒早播,提高播种质量,实现苗齐苗匀,促进芝麻壮苗早发,搭好丰产架子。 一、抢时高质早播 &..
当前,我省夏玉米由南到北陆续播种。据气象预测,6月上旬我省大部气温正常或偏高,6月4-6日有35℃以上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有降雨过程,整体降水较常年同期仍然偏少,播种及苗期生产不确定性大。为夯实群体基础,推进我省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要因地制宜抗旱防涝,利用黄河以南部分地区墒情较好情况,抢墒开展高质量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力争一播全苗,实现苗齐苗匀苗壮。 (一)抢抓农时,适期播种。结合我省今年整体..
河南省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进入成熟期,为扎实做好适时收获、防灾减损、增收增效工作,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制定2025年河南省小麦适时抢收防灾减损技术建议,请结合各区域小麦成熟状态和适宜收获时机,抓好技术落实和生产服务,挖掘减损增效潜力,确保颗粒归仓、丰收在仓。 1.应对倒伏,减少损失 受前期降雨大风叠加影响,个别地块出现倒伏现象,应根据不同倒伏程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关于科学有效应对“烂场雨”的指导意见 当前,我省小麦由南到北已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根据气象部门预报,5月22日、27日及6月2日-3日,全省将迎来几次降雨过程,降雨和不同区域的小麦成熟期重叠,一旦形成“烂场雨”,可能导致麦田倒伏受淹、麦穗霉变发芽,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为科学应对“烂场雨”,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应急预案,坚持“四抢”(抢排积水、抢抓田管、抢时收获、抢晴晾晒)、“两降”(降渍涝、降损失)、“两防”(防..
河南省气象台发布大风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3月27日到29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5级左右大风7-8级,气温自北向南先后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达0℃左右。此次大风寒潮天气将对早春茬设施西甜瓜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重点从“固、保、增、防”等方面做好防范措施,确保设施西甜瓜安全生产。 一、加固棚体 检查大棚骨架、压膜绳、地锚等关键部位,..
春分过后,小麦从返青期进入起身拔节期,该时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开始伸长,植株由匍匐生长转为直立向上生长,充足的肥水和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小麦的根系发育、茎叶繁茂,为后续的抽穗、灌浆夯实基础,保障小麦实现高产。根据最近的天气预报,河南省将于3月26日至29日遭遇一次寒潮大风天气过程,全省气温预计下降8-12℃,局部地区降幅可能超过16℃,对正处于拔节期小麦生长产生较大影响,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制定小麦拔节期寒潮应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