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
【人物名片】马凯,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蔬菜设施与栽培研究室主任,博士、副研究员。“一定要注意安全!真是哪儿被风刮坏了,等风停了再修,不要硬上!”4月27日下午两点多,在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的中原农谷现代种苗产业基地,突如其来的大风刮得基地的蔬菜大棚呼呼作响。马凯停好车,直奔蔬菜大棚。面对迎面走来的团队成员贺兰胜,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叮嘱大家要注意安全。作为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这位蔬菜博士10年来一直耕耘在田间一线,致力让更多..
【人物名片】马凯,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蔬菜设施与栽培研究室主任,博士、副研究员。“一定要注意安全!真是哪儿被风刮坏了,等风停了再修,不要硬上!”4月27日下午两点多,在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的中原农谷现代种苗产业基地,突如其来的大风刮得基地的蔬菜大棚呼呼作响。马凯停好车,直奔蔬菜大棚。面对迎面走来的团队成员贺兰胜,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叮嘱大家要注意安全。作为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这位蔬菜博士10年来一直耕耘在田间一线,致力让更多..
..
《 河南日报(农村版)》;2025年05月08日 ,第 01 版,头版更智能更绿色更安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肉鸡养殖转型升级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董豪杰 连续多天,武陟县最高气温都在30摄氏度左右。5月5日,河南田中禾农牧公司的李国勇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关注着鸡舍的状况——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信息一目了然。 实时监测鸡舍环境参数,病死率下降3%;精准营养调控,提升饲料转化率5%以上;智能化养殖设备实现生产效率提升40%……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
..
..
..
4月19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暨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会在河南省延津县召开。来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新乡市及河南省15个院县共建项目县的200余名代表齐聚延津县,通过“现场观摩+成果展示+对接洽谈”的创新形式,实现科研与产业的无缝对接,为河南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创新样板。此次会议以“深入开展院县科技合作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也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的第三站,旨在通过更好地展示推介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进一步提升农业..
《 河南日报(农村版)》;2025年05月22日 ,第 01 版,头版如何抗旱防病虫害——访省小麦生产专家指导组专家方保停□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刘婷婷 赵博 近期,我省部分地区大风天气频发,叠加持续高温少雨,土壤水分蒸发加剧、失墒速度加快。随着小麦生长进入抽穗扬花灌浆的产量形成最后冲刺阶段,全省上下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响抗旱保麦攻坚战,全力筑牢夏粮丰收根基。 4月21日,记者针对农民朋友普遍关心的抗旱防病虫害热点问题,专访省农科院小麦所研究员、省小麦生产专..
..
本报讯(记者 郭俊娟)4月11日,在民权县花园乡陈庄郑麦1860万亩示范区核心区,河南省农科院与民权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了民权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抗旱管理动员会,河南省农科院院县共建(民权县)项目小麦专题团队专家讲解了小麦孕穗期水肥管理的重要性和技术要领,确保小麦在关键生长期的健康生长,为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小麦正处于拔节至孕穗期,这是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重要阶段。该时期小麦茎叶穗等器官快速生长,对水肥需求量大,且对水肥最为敏感,是决定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关..
《 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5年04月14日 ,第 02 版黄淮海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研讨会在新乡成功举办在数字农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2025黄淮海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研讨会于4月12日在河南新乡顺利召开。大会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智能农机装备”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汇聚行业智慧,吸引了来自全国11家农业科学院、17家农业高校的近百位农业科技专家与学者参会。行业大咖齐聚 共绘智慧农业蓝图 大会现场大咖云集,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韶民、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秀杰、农..
《中国花卉报》,4月3日:02版河南省农科院二十年潜心钻研,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牡丹芍药组培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本报记者 陈美谕“这2万株组培苗,只用了一年时间生产,到了秋天就可移栽到大田了。”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工程研发中心,该院园艺所副所长张和臣向记者介绍了牡丹新品种‘红霞烂漫’的组培快繁进展。近年来,河南省农科院成功突破针对牡丹芍药的组培快繁技术,使原本需要10年甚至20年才能达到的植株数量,不到2年就可以实现,牡丹芍药新品种的上市周期大幅缩短。二十年钻研成果丰硕组培技..
3月20日,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小麦科研基地迎来了一场农业科技盛会。来自全国的600余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齐聚郸城,共同参加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小麦科研基地观摩会暨河南农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农高种业”)揭牌仪式。在周口国家农高区小麦技术创新中心试验基地,许为钢院士团队成员齐学礼研究员为大家介绍了试验基地的基本情况。试验基地通过整合小麦育种、栽培、植保、土壤微生物、面粉加工及智慧麦作六大科研团队的创新力量,构建了“种—肥—药”一体化协同研究体系,实现了良种与良法的科学配套。这..
从成果到“馒头”,从品种到餐桌。4月2日下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河南佳和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河南郑麦种业有限公司四方合作签约仪式在郑州隆重举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郑飞表示,将围绕“馒头专用小麦品种推广、种植技术优化及原粮质量保障”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小麦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强联合,打造全产业链闭环好食材离不开优良品种的源头把控。河南省农科院推广处副处长邵运辉透露,四方协同,为老百..
3月21日,为高质量组织实施共建项目,打造更多的区域公共品牌,推动兰考县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兰考县人民政府主办,兰考县农业农村局、兰考县科技局承办,2025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县大棚蜜瓜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会在兰考县举办。河南农业大学王吉庆教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梁慎副研究员,李晓慧副研究员等专家,从大棚蜜瓜的产业发展、种植地盐碱性改良、蜜瓜生长周期各阶段管理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农民种植户进行指导培训。针对未来蜜瓜产业发展,专家们提出应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河南省农科院作为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打造“省市县”三级农业科研体系联动的科技支撑产业体系,从种到管,从管到收,从收到加工,全方位助力兰考农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打造出了强农富县的“兰考样板”。激活原始创新能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做科研,尤其是农业科研,不到地里去,都是“纸上谈兵”。省农科院院县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兰考县)项目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园艺研..
3月27日,记者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吴绪金团队和中药材研究所、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梁慧珍团队,在铁棍山药的质量安全和特征品质成分挖掘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突破。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多项研究空白,更为提升铁棍山药品质、保障质量安全、推动山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据介绍,其研究成果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为第一单位,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其中中科院一区TOP期刊4篇,中科院二区1篇、EI 4篇。研究成果涵盖了铁棍山药种植..